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杨雷至德投资
哈尔滨被誉为“音乐之城”,它的未来由谁书写?在专业乐团之外,还有在街头巷尾生根发芽、充满活力的民间乐团。
有这样一群平均年龄29.8岁、在一处半地下室唱歌的女孩:上班时,她们是大学教师、医生、法官、公务员、家居设计师;下班后,当乐声响起,她们只有一个身份——“未来女声合唱团”团员。这个2022年6月成立的民间合唱团,正用青春和歌声叩响这座“音乐之城”的未来之门。在哈尔滨,合唱团不少,但年轻人自发组建的民间合唱团屈指可数。
9月20日,这个合唱团将在大庆歌剧院开一场合唱音乐会。这两天,大家正紧张排练着。
在地下室唱出希望之声
吴治杭的本职工作是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音乐教师,目前是“未来女声合唱团”的指挥,负责选歌、排练等工作。他也是合唱团中唯一的男性。
这位在哈尔滨市尚志市长大的指挥,笑称自己从小受家人影响,染了一身“艺术细菌”。
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外,吴治杭想成立一个合唱团。2022年6月,他联系了包括后来成为团长的王晗在内的几位音乐爱好者。在吴治杭家的客厅,“未来女声合唱团”成立了,起初只有8人。
关于合唱团的名字,在哈尔滨一家银行工作的王晗有自己的理解,“未来充满希望,声音是我们的名片”。
从那以后,每周四晚上,吴治杭家的客厅就变成了“音乐厅”。“幸亏我家那个小区是新建的,入住的人不多,楼上楼下没人。”
快乐,成为“未来女声合唱团”的一大特质。“我们很纯粹,就是追求快乐。我们的定位是先取悦自己,再取悦观众。”王晗告诉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。
取悦自己、让自己快乐,成为很多年轻人加入这个合唱团的原因。在哈尔滨工作的家居设计师毛文君是学声乐专业的,“我很喜欢唱歌,我想延续对音乐的热爱。”
“我从小弹电子琴,比较喜欢唱歌,参加过很多大大小小的演出、比赛,长大后这种机会越来越少了。”在哈尔滨一家银行工作的王一霖告诉记者,她想从歌唱中找寻快乐。
然而,这群自发聚在一起的音乐爱好者,找寻快乐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
练习场地,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大难题。从2022年6月成立,到2024年2月,大家一直在吴治杭家客厅排练。
慢慢地,小区入住率逐渐上升,合唱团成员也越来越多。为了不扰民,2024年2月,大家离开吴治杭家,四处找地方排练,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”。
眼看着“流浪排练”不是办法,身为团长的王晗“贡献”了自家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河鼓街的一处半地下室,面积接近200平方米。自此,“未来女声合唱团”有了一个“家”。
除了练习场地外,协调大家时间也是一大难题。毕竟大家白天要上班至德投资,有的还得带孩子。
令人惊喜的是,大多数人都坚持了下来。“有的带着孩子来,甚至也有带着妈来的、带老公来的。”吴治杭说。
他为这些家属准备了休闲项目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在半地下室的另一个房间看到了可供小孩子玩的五子棋、拼图游戏。
为了鼓励大家“不请假”,吴治杭研发了一种“未来币”——一张和扑克牌大小相当的硬纸板。“每次来排练,我们就发一张。积累‘未来币’可以兑换周边产品,有冰箱贴、小扇子、背包等。”
在“音乐之城”的土壤中成长
“未来女声合唱团”成立至今,已经从8名团员发展到了70名。吴治杭坦言,这离不开“音乐之城”的滋养。
他介绍,70名团员中,只有5人是科班出身,剩下的全是“业余选手”。“不过她们也是有一定音乐基础的。不少人小时候都跟老一辈音乐家学过,音乐素养是够的”。
“音乐之城”带给吴治杭的惊喜远不止于此。各类大中小音乐会,为这群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。
2022年7月,“未来女声合唱团”成立仅1个月,便迎来了初舞台——哈尔滨市香坊区第二届好歌大家唱比赛。7名女生表演了歌曲《如愿》,并获得了优秀团队奖。
王晗当时就在台上。“真的不紧张,很兴奋,无知就无畏吧。”3年过去了,她反倒越来越紧张。“观众知道我们之后,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,很多专业人士也来听我们的音乐会”。
后来,“未来女声合唱团”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。
今年6月,合唱团团员登上哈尔滨音乐厅——一个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相当知名度的音乐厅,为1000多名观众带来了合唱演唱会。
事情要从半年前说起。当时,吴治杭抱着试试的态度联系哈尔滨音乐厅的一个好朋友:“我这儿有一个团,唱通俗歌曲比较多,而且都是年轻人,能不能到你们那开个小音乐会?”
令他意想不到的是,哈尔滨音乐厅对此非常感兴趣。没过两天,哈尔滨交响乐团副团长、常任指挥于学锋便带着一些老师,来到了半地下室,想看看表演。
当时,大家演唱了毛不易的《一荤一素》。“于学锋老师当时就哭了,他觉得特别有感染力。”吴治杭说。
此后,双方协商好,将演唱会的时间定在6月,并把哈尔滨音乐厅一个能容纳1000多人的交响厅给合唱团。
由于没有登上专业舞台的经验,作为“未来女声合唱团”的组织者,吴治杭和王晗要比普通团员更紧张、更焦虑。“睡觉的时候就做梦,说某个环节没接上,然后惊醒。”吴治杭说。
演唱会放票时,所有人都信心不足。于是,大家号召亲戚朋友来看,“我们也怕尴尬”。没想到,当天来了1000多人,“我们只发动朋友买了300多张票,余下的都是自己来的。”当天观众的评价特别好,“很认可我们”。
王一霖当天在台上表演,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站上这么大的舞台。好多朋友、家人看她在台上演出,“(我)闪闪发光很开心,久久不能忘怀那个夜晚。”
“未来女声合唱团”成立至今,已参加包括“中国·哈尔滨之夏音乐会”在内的大大小小活动22场,有官方举办的活动,也有民间活动。
“‘音乐之城’给了我们发展土壤。”吴治杭说。
找到更好的自己,还能“去班味儿”
9月4日晚6点多,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来到“未来女声合唱团”练歌的半地下室。室外气温虽然不高,但这处容纳了接近30人的空间却异常闷热。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女孩都面带笑容,互相打招呼,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。
王一霖去年9月加入合唱团。她告诉记者,“合唱团像一个大家庭一样,大家一起唱歌、排练、拍照、嘻嘻哈哈,特别放松”。
在银行工作她需穿工作服,“以前上班下班都穿着,也懒得换”。王一霖告诉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,自从来了合唱团之后,看着青春洋溢的面孔,“不自觉也想加入”。慢慢地,她也开始尝试多买裙子、化妆,每天收拾一下自己,“以一个更好的状态工作和学习”。
王一霖还向记者分享了一个切身体会,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,尝试做就有收获。“我驾照下来已经10多年了,但我一直不太敢自己开车。因为每周得来排练室,有时打车打不到,所以我就下决心开车。真是热爱抵万难啊!”
在生活中,很多女性会被家庭、孩子牵扯大量精力。王晗觉得,“鸡娃不如鸡自己”。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越能凸显女性的坚韧品质,“想办法把精力变多,然后突破自己”。
王晗现在管孩子的想法变了。“我会抓重点,不像以前一样事无巨细。其实这种方式反倒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,很多问题孩子可以自己解决了。”
毛文君参加“未来女声合唱团”之后,最大的感受是“去班味儿”。
作为家居设计师,毛文君会碰到形形色色的客户,“我多么希望我的客户是天使客户。”她的工作,要么对着电脑改设计方案,要么给客户讲方案,“非常琐碎,有时也很烦躁”。
“唱歌让我很放松,我又能做自己了。”毛文君说,她从小就是学声乐的,阴差阳错当了家居设计师。上了一周班,有一个放松的机会,她觉得十分难得。
此前,她一直在北京工作,后来回到哈尔滨。“事业上、生活上,相对来说比较迷茫。来到合唱团之后,我发现团员之间非常友好,充满正能量,和大家在一起非常开心。”
改变远不止于此。2024年12月,“未来女声合唱团”在哈尔滨音乐博物馆举办了“轻吟时光,浅唱未来”音乐会。结束后,一位团员的妈妈突然起身,分享了自己的感受。
这位团员是全职妈妈,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有了抑郁倾向。吴治杭记得,当天,这位团员的妈妈说,没想到她的孩子还能在台上闪闪发光,“她找到了自己”。
“未来女声合唱团”有个微信群,名字叫“如愿”,这也是大家初登舞台演唱的歌曲。
“大家圆了自己的梦至德投资,也圆了我的梦。”吴治杭说。
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